2017年中国办公楼租赁的5大趋势和10大交易
导读:2017年,中国的办公楼市场可称之为风生水起。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随着“新经济”态势的进一步明朗,整体市场也同时迅猛发展。
2017年,中国的办公楼市场可称之为风生水起。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随着“新经济”态势的进一步明朗,整体市场也同时迅猛发展。我们从这整年的交易中观察到了以下5大趋势,并通过10大最值得关注的办公楼租赁交易,带你一窥风云变幻之路。
科技类企业成为2017年中国各大城市甲级办公楼市场上的最大亮点。在市场及政策双重因素推动下表现持续活跃,其中移动互联、游戏、网络科技、新媒体、电商对甲级办公楼的升级、扩张需求尤为显着。资本市场对于科技产业的青睐和持续投资,使得更多优质企业有条件选择升级或扩张办公空间,从而提升企业形象、吸引优秀人才
典型案例:
哔哩哔哩:租赁上海凯德国正中心19,000平方米
斐讯数据通信技术:租赁成都银泰中心T2约20,000平方米
2017年的第二大亮点无疑是联合办公运营商的强势扩张。一线城市及主要的二线城市纷纷涌现大量来自于本土及外资联合办公运营商的租赁成交。市场上也出现了通过企业并购实现快速扩张布局的案例。与此同时,除SOHO中国以外,一些开发商也开始试水其自主品牌的联合办公空间,如凯德置地、雅居乐等。
展望2018年,除了规模扩张以外,如何能够借力科技、打造真正富有社区理念、持续提升办公体验、或创建“小生态”系统,从而在行业中脱颖而出,预计将成为联合办公市场的新看点。
虽然新兴亮点不断,但内资金融业以及专业服务业两者依然发挥着其市场需求的引领作用。从细分行业来看,资产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律师事务所在各大城市办公楼租赁市场格外活跃。
2017年下半年,仲量联行发布白皮书《上海非中央商务区办公楼市场:起转之际,全新格局》。深入地分析了推动上海新兴区域办公楼市场发展的六大驱动因素,并预测新兴板块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将获得市场发展所带来的持续红利。
除上海以外的其他三个一线城市,其新兴板块同样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诸如北京的望京、奥林匹克区域;广州的琶洲与深圳的后海总部基地,这些区域的租金优势及新增的高品质物业有效吸引了大批具有扩张、升级以及整合搬迁需求的租户。
2017年的办公楼租赁市场内,同区域或就近范围由乙级、或更低品质办公物业升级至甲级办公楼的案例层出不穷。
原因主要包括:原有物业本身硬件设备老化或物业管理水平较差、项目早期业权分散等;企业业务增长推升了企业形象、人才竞争强化需求。
一些新增物业往往拥有更好的商业配套,以及更便利的交通可达性。这一现象不仅凸显于租金较高的中央商务区,在新兴商务区的办公市场同样值得关注。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写字楼
热点资讯
- ·“租购并举”加速度 各地如何发力“租购同权”?
- ·供地量大幅增加 一线城市高价地绝迹
- ·万亿级租赁市场成“香饽饽” 未来金融杠杆令“租房易”
- ·房价上涨动力渐失 15热点城市新房9月全部止涨
- ·房价退烧:楼市调控下一步如何走 这一方向将成重点
- ·学者: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全面落地时机已成熟
- ·北京住房租赁新政正式发布 10月31日实施
- ·开发商抛出“拖字诀”坐等春天
- ·共有产权住房推 55.4%一线城市受访者对楼市稳定信心提高了
- ·上半年楼市上下游都在降温,但总体运行比较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