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金融改革双轮驱动护航增长 房地产税将落地
导读: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五年,财税和金融改革将形成“双轮”驱动,在缺一不可的情况下,助推财政货币政策精准发力、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并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受到国内外复杂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一些关键领域的金融改革的节奏问题也在市场上引发了一些争议。
前瞻 部分改革目标有望未来5年基本完成
业内人士预计,“十三五”时期,财税、金融改革将按照既定方案和时间表稳步推进,主体工程将在未来5年基本完成。按照深化财税改革方案总体要求,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和央地关系改革,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而金融改革的各项内容将继续深化,关键领域的改革也将基本收官。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日前表示,“十三五”规划将对金融领域的相关议题有所阐述。一是鼓励金融创新;二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三是加快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四是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更加自由使用;五是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管;六是更好地发挥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作用;七是发展普惠金融。
以利率市场化为例,目前,大额存单已经推出,存款利率市场化只差存款上限完全放开这最后一步;而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沪港通”已经推出,境内、境外的双向投资渠道已经较此前大为拓展,不少先行先试的改革也通过上海自贸区率先破冰。未来,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境外投资试点将落地。与此同时,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便利性将进一步提升,在“沪港通”之外,“深港通”的推出也可以期待。另外,第一批民营银行已经正式运营,下一步,金融机构体系将更为开放,互联网金融这样的新兴金融机构将更多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
财税改革方面,预算体制改革将继续推进。高培勇认为,“十三五”期间,应该按照一般公共预算的要求和管理标准来要求管理其他三本预算。
“税制改革将是‘十三五’期间重点改革的一个方面。包括房地产税改革的推出、消费税征收环节的变化以及个人所得税改革。”“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称。
此外,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让地方和中央在财政关系的处理上迅速达成共识,找到一个真正有利于发挥两个积极性的方案。
意义 改革促宏观调控左右手再发力
当下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稳增长”压力,需要诸多政策共同发力来助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其中,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左手和右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缺一不可。业内人士的共识是,只有财税和金融领域的改革到位,润滑政策传导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得相关领域的政策发挥最大效应。
从去年开始推进的中期财政规划将于“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三年滚动预算的编制,就是为了规避财政“顺周期”的弊端,真正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的职能,从而实现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从一年预算的编制到三年预算的编制,从追求年度财政平衡、关注赤字规模的大小,转向关注财政支出政策和支出方向,更有利于提升财政政策的调控水平。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房地产税
热点资讯
- ·央行再度量化宽松 业内分析房价是否再度暴涨
- ·房地产短周期复苏 长期有望平稳发展
- ·楼市回暖土地市场火暴 20家房企拿地达328.34亿
- ·楼市全面复苏?人民大学最新报告称库存高致复苏乏力
- ·投资增速连续20个月下滑 房地产上下游均承压
- ·70城房价涨幅转正 分化明显将影响金九银十成色
- ·一线楼市陷量跌价涨怪圈 金九银十成色难断
- ·负利率来了 房地产离春天还有多远
- ·楼市“限外令”十年首次松动意味着什么?
- ·李宇嘉:商业地产企业转型的“苏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