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呼吁区别对待存量商住房
导读:张大伟说,商住房过去主要的购买群体是投资需求和部分被限购政策影响的刚需。因此,“326新政”出台后,北京商住房成为这一轮调控政策最着力打击的部分,市场快速降温,未来商住很可能会继续加码,剔除居住功能。
张大伟说,商住房过去主要的购买群体是投资需求和部分被限购政策影响的刚需。因此,“326新政”出台后,北京商住房成为这一轮调控政策最着力打击的部分,市场快速降温,未来商住很可能会继续加码,剔除居住功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热衷于开发商住房项目的房地产开发商正面临开盘难。
北京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告诉本报记者,新的政策要求最小分割单元不得低于500平方米,只能有一个下水,如果有预留孔洞、预埋管线等涉嫌改变为居住等其他用途的项目,就不予验收。“这个规定封死了我们做商住房的可能性,500平方米的房间只能有一个洗手间,不可能再以住宅的方式销售,项目开盘的时间只能无限延后。”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326新政”后的一个月里,北京商住房市场成交已彻底冰冻,实际市场成交跌幅99.9%,除了少数位于通州的项目外,市场接近零成交。
秦先生透露,现在很多之前在售的商住房项目都在进行整改,网签也已经停止,所幸没有前期的买房人要求退房。采访中,有部分业主向记者表示,“如果政府和开发商允许退房,相信绝大多数在售项目已交定金的业主都会选择退房。因为这些购房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居住刚需。”
准备换房的张先生希望主管部门能考虑到商住房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存量的二手商住房,比如买房人按照相关规定,补缴土地出让金,让房子变成70年产权普通住宅。取得与70年产权普通住宅相同的各种相关权利与义务。或者维持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不改变,取消50年产权存量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和70年产权的房子的差别对待。使50年产权存量二手房交易取得与70年产权普通住宅相同的各种权利与义务。
商住市场遭遇史上最严调控,市场面临冲击,开发商陷入观望,一些买房人谋求退房,银行相继限出让金后,与70年产权的房子同等待遇,但对于多数位于商业核心区的商住房,本身使用用途就有差异,不贷,但相关部门并没有就此公开表态。
秦先生认为,对于存量的商住房项目,可以区别对待,一些建在住宅区附近的,可以考虑补交土地应改为普通住宅。
浏览更多新闻资讯,欢迎登陆沈阳写字楼网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房产
热点资讯
- ·出台调控政策140余次致房企销售承压
- ·预测四季度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可能爆发
- ·今年写字楼市场将掀起一股“升级换代”风
- ·目前楼市调控重点正在从交易环节向持有环节转移
- ·租赁行情近期看好 目前整体价格也稳中有升
- ·房地产税踽踽前行 难点太多
- ·中国产业地产的跨界和融合表现出的五大趋势
- ·一线城市系列调控并未带来房租大幅下降
- ·中央抑泡沫防风险,房地产强调“住有所居”
- ·2017年坚定不移推进去库存仍将是房地产市场上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