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声音
导读:经济学家马光远:不必为“金九银十”的短期思维所左右。
这几天,围绕今年楼市是否会出现“金九银十”的问题,一些信号被不断释放。在我看来,释放这种信号其实意义已经不在。在今年各种环境因素都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情况下,期待楼市本身借助“金九银十”出现大逆转和反弹,本身就是小而又小的概率。现在市场的基本面已经基本印证了中国房地产上半场已经结束,下半场如果我们在思考房地产的思维和方法上仍然沿袭过去几年的思维,很可能出现严重的误判。
房地产短期市场的走势已经不能用过去的逻辑和经验去思考,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决定房价中长期走势的很多因素和环境都在变化。需要用新的思维和视角构筑中国房价未来走势研判的新的工具和模型,而不是凭着过去的经验。比有没有“金九银十”更重要的是,中期和长期,房价究竟会怎么走。哪些因素已经逆转了,哪些因素还能支撑。
中国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胡月晓:
楼市长效机制不止租售同权
楼市长效机制的重心,是要在改变楼市的需求方面着力。楼市长效机制是个系统工程,而“租售同权”仅是在改变楼市单一供应方面下功夫。长效机制要见效,还需在多个方面齐头并进。就目前而论,楼市长效机制的第二个变革,应该是“改变极低的拥有成本”——即出台物业税。全国两会已多次提出了物业税的发展方向,财税体系也已作了先期的调查和研究,部分城市已试点了不完全物业税。租售同权,改变的是单一住房供应体系,产生的效果就是楼市需求的分化;物业税增加了持有住房的成本,在挤出投机泡沫的同时,更提高了全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
近期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调整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从中长期的角度看,针对“房贷是否变贵了”的话题,关键还要考虑三点。第一、在去杠杆的背景下,必须要看到金融环境正逐渐步入严控和收紧的通道。第二、若市场出现平稳迹象,那么稳定市场交易和价格的政策基本上就不会有变动。对购房者来说,不必因为商业银行领域的贷款政策变动,就直接猜测住房政策的变动。第三、房贷政策的调整属于行业和市场领域的范畴,购房者应该关注其他内容。
从本次部分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调整来看,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对于近期入市的购房者来说,策略保持独立就好,不必有太多的担心和顾虑。而对于有观望情绪的购房者来说,适当分析后续的房贷政策走势,同时结合所在城市的楼市政策和走势,进而调整置业策略和贷款策略,这一点也是比较关键的。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楼市
热点资讯
- ·共有产权住房推 55.4%一线城市受访者对楼市稳定信心提高了
- ·上半年楼市上下游都在降温,但总体运行比较平稳
- ·三四线城市进入房地产新阶段
- ·房地产市场出现分化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 ·2017年下半年对于房企是关键时期
-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释放的四点重要信息
- ·房价不会暴跌,只会慢慢趋于稳定
- ·出台调控政策140余次致房企销售承压
- ·预测四季度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可能爆发
- ·今年写字楼市场将掀起一股“升级换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