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的地王游戏 京沪等地频现高价地
导读:近段时间京沪等地频现高价地,这在全国土地市场相当低迷的情形之下,显得尤为醒目。比如,在2013年7月北京楼市最火爆的时点,经过70轮激烈竞拍,中粮抢下孙河地王,楼面价4.8万元每平米。
回顾过去几年的“地王史”。2007年四季度和2008年上半年的地王,在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上半年卖房时相当多很失意。2009年四季度和2010年的地王,在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上半年卖房时,也感凉风袭人。2013年下半年的地王在2014年则痛苦不堪。
举一个上海的案例。2007年9月,上海楼市非常繁荣,房价大涨过程中地市火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房企——上海志成企业,竞价历时2个多小时、440轮叫价,以成交价超出底价250%战胜绿地、华润等知名房企,获得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地王项目。但是,2008年楼市快速降温,该企业6月以损失1亿多元为代价退掉了这一地王项目。
再举杭州案例。2010年10月,雅戈尔以总价24亿元在杭州抢得申花板块单价地王,然而到了2013年6月,雅戈尔以损失4.8亿元(地价的20%)解除合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雅戈尔退地三、四个月后,杭州又掀起了一波地王潮,其中著名的华家池三地块总价拍出137亿元,被绿地、世茂、滨江瓜分,最为抢眼。
出乎这些地产大佬们意料的是,狗血剧再度上演。其后,2014年杭州市场在全国率先降价,2013年下半年杭州所有的高价地全部被套,直到今天杭州房价经历近几个月的反弹之后,那时的高价地仍然没有办法卖房赚钱,部分地块至今仍未动工。如果未来一两年再度发生类似雅戈尔退地事件,并不会让人惊讶。
相较而言,在京沪拿地王的开发商,要比杭州等二线城市的日子好过些,主要原因是杭州楼市波幅偏大,而且2011年以来库存压力较大。而京沪的超强城市地位,决定了其房价波浪式前进,大涨小跌,轮番向上,即便是暂时被套,只要能熬过短暂的冬天,在下一个春天或夏天多数都会解套。
比如,在2013年7月北京楼市最火爆的时点,经过70轮激烈竞拍,中粮抢下孙河地王,楼面价4.8万元每平米。2014年北京房价下跌幅度超过上海和深圳,这一地王深度被套。但今年楼市回暖,近几个月北京房价加速上涨,而且孙河频出楼面价5万元以上新地王,则中粮老地王已经解套,已有利可图。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那些暂时被套的房企是否身板够硬,能否能扛过冬天;是否融资成本够低,能否避免沦为金融机构的“打工仔”。显而易见,央企、国企和大型民企身板硬且融资成本低。比如利润率全国最高的中海地产,融资成本只有4%以上,远低于中小民企的15%-20%。因此,一线城市的高地价游戏,并不是想玩就能玩,对此开发商应有清醒认识。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楼市
热点资讯
- ·70城房价涨幅转正 分化明显将影响金九银十成色
- ·一线楼市陷量跌价涨怪圈 金九银十成色难断
- ·负利率来了 房地产离春天还有多远
- ·楼市“限外令”十年首次松动意味着什么?
- ·李宇嘉:商业地产企业转型的“苏万”路径
- ·商业地产租赁10大陷阱:主体、土地性质、转租等
- ·香港领展看好内地一线城市商业地产投资机会
- ·房地产税:落地尚有时 但立法准备不误
- ·3000亿海外资金涌入房地产 商业地产成主要猎物
- ·泡沫与电商多重夹击 商业地产竞争走向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