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异地贷款政策利好 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
导读:降低首付款比例、放宽贷款条件、扩大提取范围……多地密集出台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利好政策,正在推动楼市进一步去库存化。饱受公众诟病的公积金使用效率低、提取难等老问题很可能也会制约异地贷款政策实施的步伐。
使用局限致冷热不均
在公积金“异地互贷”提速的背后,是我国长期存在因地区差异而产生的公积金使用冷热不均的事实。
今年6月公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4年年度报告》,让百姓第一次看清了公积金的家底。这份报告显示,全国32个地区,公积金贷款发放率高于80%的只有8个,贷款发放率低于50%的有5个,个别地区更是低至30%左右。
据一名资深房地产业分析师介绍,在一线城市中,只有北京的公积金储备较为充裕。上海房价一直较高,公积金使用率长期高位运行。而广州也受困于公积金吃紧,其贷款额度已连续多月被“秒杀”,正尝试通过“公转商”等形式缓解贷款难。
不仅是上海、广州,东部多市都遭遇了公积金贷款“额度荒”。因资金运行压力加大、公积金贷款出现放款轮候,杭州市从4月开始办理“公转商”,上半年受理住房公积金贷款57.89亿元,其中贴息贷款已占六成以上。在南京,截至8月,公积金贷款待放量达20多亿元,占全年放款额度约1/10,据此估算约有5000户申请者需要而没得到贷款。
与上述情形相反,哈尔滨、贵阳、荆州等城市的公积金贷款则显得很从容。
9月中旬,哈尔滨持续放宽提取条件,规定“对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满3个月的,允许职工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同时拓宽公积金提取范围,规定“夫妻双方的父母患重病可提取公积金进行治疗”。
贵阳市也放宽了住房公积金提取范围,并将首次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普通自住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降至20%;最高贷款额度由45万元调整为50万元;而且再次申请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也按首套住房公积金贷款办理。
荆州则实行了“提额度、降比例、通借通还”三项举措。不仅将城区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总额由40万元提高至45万元,规定缴存职工家庭使用住房公积金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最低为20%,同时允许职工直系亲属间购房实行住房公积金互取、互贷、互还。
甘肃省的多个城市也推出了多项住房公积金“新政”。从今年三季度开始,兰州、庆阳等城市推出二套房贷款执行住房公积金贷款基准利率政策;张掖、武威、定西等7个城市实行缴存职工直系亲属购房互贷政策;酒泉、临夏、陇南等8个市州放宽缴存职工直系亲属购房互提政策。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这些城市多是公积金相对充裕的城市,甚至有的城市出现了公积金沉淀。
有观点认为,出现公积金沉淀的原因多为工作调动。例如原先在A城市工作,缴存了不少公积金,调动到B城市后,如想在B城市买房,则无法使用A城市的公积金贷款。
事实上,沉淀的不仅是工作调动者的公积金,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一些被高房价挤出的刚性需求及改善型需求只能在房价便宜的周边小城市购房,而公积金贷款的封闭管理使其不能动用这部分资金。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政策法规
热点资讯
- ·投资增速连续20个月下滑 房地产上下游均承压
- ·70城房价涨幅转正 分化明显将影响金九银十成色
- ·一线楼市陷量跌价涨怪圈 金九银十成色难断
- ·负利率来了 房地产离春天还有多远
- ·楼市“限外令”十年首次松动意味着什么?
- ·李宇嘉:商业地产企业转型的“苏万”路径
- ·商业地产租赁10大陷阱:主体、土地性质、转租等
- ·香港领展看好内地一线城市商业地产投资机会
- ·房地产税:落地尚有时 但立法准备不误
- ·3000亿海外资金涌入房地产 商业地产成主要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