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式进入负利率时代 楼市或成最大受益者
导读:上周五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记者调查发现,这次取消了利率浮动上限后,很多家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调到0.3%,低于基准利率0.35%。而定期存款方面,暂时未见大幅的利率提升。
股市
负利率与股市关联度并不高
“我们在考虑是否加仓了,但要是能调一点更好。”针对上周五央行突然宣布“双降”,有广州私募人士表示。据了解,不少投资者认为央行双降对股市带来实质性利好,甚至有加仓的打算。不过,记者从历史数据发现,整体上,负利率对股市的关联度并不是很高,而积极影响往往表现在负利率时代的初期。
根据央行最新数据,截至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为133.7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为54.1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为40.48万亿元。
在很多投资者心中,如果持续负利率使得储蓄搬家,部分资金转战股市,也许未来行情还值得期待。“这个逻辑是成立的,钱存在银行是贬值的,需要寻找出路,至少能实现保值。这样就会有一部分资金流入股市,从而推动股指上涨。”这位私募人士认为。
实际上,根据格上理财提供的消息,私募圈基本上开始准备或已经介入股市。据统计,9月1日至10月10日期间,合计225家私募参与调研了476家上市公司,老牌、大牌私募机构均有现身,如泽熙投资、星石投资、重阳投资、朱雀投资等。
但历史数据显示,巨量存款对股市的影响不具有持续性。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过4次负利率时期,分别是1992年10月~1995年11月、2003年11月~2005年3月、2006年12月~2008年10月、2010年2月~2012年3月。如果从总体看,仅仅在1992年到1995年期间,沪指有4.31%的整体涨幅,其余三次A股均是大幅下跌,其中,在2006年到2008年累计下跌了30%以上。
而从2000年之后的几次负利率时期A股表现看,虽然总体表现并不理想,但往往在负利率初期,市场有较好的表现,而且股市上涨往往先于负利率出现。如2003年11月之后的5个月,上证指数累计上涨了33%。但在此后的半年中又大跌了35%。2010年2月到4月,沪指反弹了近10%,但到2012年3月,沪指从3182点一直跌到2013年3月的2300点附近。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利率走低的负利率初期,市场信心开始回暖,企业盈利增加和流动性宽松,包括股价在内的资产价格都将出现上涨,推高CPI。但当出现价格上涨加速或过热时便有了政策调控,负利率在内的所有利好因素都被抵消,股指回调在所难免。
因此,当前在负利率时代初期,投资者沉睡在银行的钱,可以适当搬到股市,看好券商、有色、煤炭等传统蓝筹股超跌反弹,以及新能源、健康中国、互联网等新兴产业。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楼市
热点资讯
- ·三季度北上广深豪宅成交激增 房企加码一线城市
- ·楼市库存压顶 多地救市政策密集出台加快去化
- ·央行再度量化宽松 业内分析房价是否再度暴涨
- ·房地产短周期复苏 长期有望平稳发展
- ·楼市回暖土地市场火暴 20家房企拿地达328.34亿
- ·楼市全面复苏?人民大学最新报告称库存高致复苏乏力
- ·投资增速连续20个月下滑 房地产上下游均承压
- ·70城房价涨幅转正 分化明显将影响金九银十成色
- ·一线楼市陷量跌价涨怪圈 金九银十成色难断
- ·负利率来了 房地产离春天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