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布局三四线城市商业地产 机遇还是陷阱?
导读:商业地产的供大于求和同质化,早已是业内共识。同策咨询研究部2014年针对35个大中城市的商业物业市场的调查报告显示,银川、呼和浩特、沈阳、成都等19个城市的商业地产供应过剩。
和新城、万达的模式类似,正荣发展商业采用了现金流滚资产的方式,通过可售物业覆盖持有物业的现金流。目前,正荣旗下的商业物业自持和出售的比例基本上为4:6,有的是5:5,这取决于项目的定位和培育预期,比如对标杆项目就倾向于长期持有。“未来,正荣商业会注意往轻资产方向发展,适度减少自持面积和比例,以便更快的扩大规模和整合平台资源。”张子玉表示,希望能进行品牌和管理输出,到2019-2020年,正荣预计全国增至20-50个商业项目,包括5-10个管理输出项目。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三四线城市确立优势,正荣制订了“星欣荣”计划,为投资者提供资产托管、租售建议、消费追踪、决策支持等,该计划将不断改进升级并运用到正荣集团后续开业的商业综合体中。
据了解,正荣已经拥有一支由近200人的国内商业精英组成的商业管理团队,全面负责旗下项目的招商、后续运营管理等工作。此外,目前已有3000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商家与正荣集团达成战略联盟,品牌资源覆盖时尚餐饮、国际奢尚、生活娱乐、精品零售、亲子乐园五大消费区域。
除了正荣,刚刚顺利B转A的新城控股,也重金布局三四线城市。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振华此前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希望用约5年的时间进入商业地产第一梯队,未来商业地产的销售比例将逐年递增。
新城希望迅速抢占三四线城市,截至目前,新城已经有6个商业项目开业,另有15个商业综合体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据了解,为了给商业“输血”,新城旗下的第一个商业资产证券化产品预计将很快在上交所挂牌。
值得一提的是,对这些房企而言,在三四线城市并不是盲目布局,经济能力和消费能力是两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以嘉凯城为例,为降低投资风险,嘉凯城联合浙江省商业集团成立了“浙江长三角城镇发展数据研究院”,打造长三角城镇数据库,有一套严格的选址标准:什么样的镇,多少人口,多少财政收入,多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少零售业的消费指数,可以造多大的项目,均照着数据来。
机遇:传统商业转型升级三四线城市的商业机遇在哪里?
在新城控股集团副总裁欧阳捷看来,三四线城市存在非常好的商业地产的机会,特别是以购物中心为主的新型商业地产。三四线城市占到全国城市人口的53%,但是三四线城市的购物中心只占到全国城市购物中心的16.5%,三四线城市购物中心数量少,消费模式急需升级换代,消费者的体验感受也亟待提升。
宝龙集团总裁许华芳此前在接受经济观察报的采访时直言,如今,不同城市的商业地产发展进入不同阶段,一二线城市发展更加精细化和特色化,比如由于城市发展不断外延,区域中心的不断出现,社区商业更受青睐,由于综合体激烈的竞争,具有鲜明特色的购物中心更受市场欢迎,而三四线城市商业地产发展的原动力在于商业的升级,处于“改变原有比较落后的商业”的发展状态。“回顾中国这些年的商业地产发展,其实市场上仍然缺乏优质的综合体和购物中心。”许华芳评价说。
仲量联行的研究数据显示,据估计,在中国8300万平方米已经建成的购物中心总量中,仅有10%-15%符合国际物业标准,这与美国4.05亿平方米的同类物业总量形成鲜明对比;换句话说,在美国平均每1000人拥有1500平方米的零售物业面积,而中国每1000人拥有的面积仅为235平方米。
需求未被填满,综合来看,高品质、优质管理和差异化经营的体验式综合体项目,是三四线城市的商业趋势所在。
随着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想要抓住三四线商业的发展机遇,市场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针对全国124个城市的一项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商业物业市场信心指数提升10个点至124.8,显示市场进一步趋向乐观,其中,一线城市取得最高值129.1,三线城市是123.2,三线城市的市场信心指数和消费者意愿增长预期均已经超过二线。
浏览更多新闻资讯,欢迎登陆沈阳写字楼网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商业地产
热点资讯
- ·2016年房地产政策面将趋向宽松 去库存成重中之重
- ·房产调控首引入供需两端发力 去库存成2016政策基调
- ·2016展望 明年楼市或打八张牌
- ·写字楼投资回报率较稳定,未来会更受投资人青睐
- ·明年房价的8大趋势 买不买房都必须看
- ·恒大成为中国内地首位拥有香港独立写字楼私企
- ·2016年楼市仍将热闹 10年后难续辉煌
- ·现在买房到底值不值 了解中国楼市未来的8大趋势
- ·专家:房地产+互联网不是在互联网上卖房子太低级
- ·全国优质写字楼平均租金环比增长0.6% 上海供需两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