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房地产市场最靠谱的投资去处在哪里
导读:“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
这一观点得到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的认同,他指出,当前的落户政策给了部分省会城市吸引人口和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会让这些城市的购房需求大增。
“假如20个热点城市吸引超过30%的年均转户人口,平均每个城市将增加20多万人,其购房需求将是巨大的。”
在这20个热点城市中,一线城市以外,天津、杭州、苏州、成都、重庆、武汉6个2015年GDP总量超过1万亿元的重点城市无疑最值得关注。
各地统计局数据显示,上述6个城市2005~2015年这10年间GDP增幅普遍在3.4倍以上,涨幅甚至超过上海、北京。重庆和天津更是成为2010年人口已超千万的超级大城市。此外,2015年GDP超9000亿元的南京、长沙同样具备潜力。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城市(除苏州)也正是国家2030年“八纵八横高铁规划图”中,有4条及以上高铁线路通过的重要节点城市,交通和距离使得这些城市能尽早接收到中国核心区域经济地带的人口红利。
更可一提的是,上述城市均具备特色资源优势,经济内生力强,这正是人口虹吸能力的核心因素之一。例如,武汉的高校数已达86所,名列全国前列,2015年人均本外币存款也达18.28万元,甚至高过天津。成都的游戏产业发展突出,截至2015年底仅高新区已聚集游戏企业400余家,全年能实现销售收入82.4亿元,且同比增幅达到35%以上。长沙基于装备制造业、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的优势,GDP10年增长了460%,增幅位居全国首位。
一线城市“内耕外溢”,大小城市都有机会?
在这一轮城镇化中,率先设定“人口红线”的4个一线城市已经从“人口数量驱动”发展到了“人口质量驱动”的阶段。这些城市只会吸收“1亿人”中的顶尖部分。
以上海为例,其居住证主要面向“国内引进人才”、“国外引进人才”、“普通外来从业人员或投靠类”三类人群;2015年上海开放的“直接落户”则针对创业人才、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企业家、企业高管和科技技能人才等高端人群。
伴随房价承受力更强的人群更聚集,城市的房价天花板将被抬高。正如知名财经人士叶檀所说,深圳这样的城市,土地单位价值在提高,房价没有下降理由。
对于开发商而言,问题“不是大家不买,而是无地可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20个热点城市可售面积下降了约20%。根据数据,“北上广”的年度供地计划在2015年已下降20%以上。
房企进入特大城市的门槛越来越高,但并不等于没有投资机会。
“人地挂钩机制”中再提“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对特大城市城中村旧改、待开发农用地等提供了“被释放”的想象空间。
如果能加大对农用地的盘活,上海房地产无疑将迎来巨大的想象空间。只不过,一线城市土地的开发,基于城市发展和区域供求等各方面的考虑会更综合且严苛。
上海市虹桥商务区企业服务处处长贾开京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言,上海并不是没有地,而是有很多条件约束,土地什么时候释放,要看成熟规划如何引领、产业经济如何配合。
房企也可以另辟蹊径,因为相较于特大城市内部的深度挖掘,超级城市的郊区,周边的新区、卫星城,特别是城市群连接点的“中小城市”,同样不容忽视。
浏览更多新闻资讯,欢迎登陆沈阳写字楼网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投资
热点资讯
- ·调控效果显著 10月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
- ·不要过于期待房产税对房价的调节作用
- ·当前房地产市场秩序已经到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 ·房地产市场不再一味往上涨 出现格局性变化
- ·下半年楼市去库存:从加快到有序引导
- ·【汇精英 润活力】华润大厦首届冰上运动会隆重举行
- ·房企转型之路 远洋集团在业务多元化之路上越走越远
- ·一线城市房价如雾里看花般让人永远猜不透
- ·目前房地产业总体景气回升 房企可以实现共享
- ·二线城市写字楼空置库存有所增加 去库存应当注意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