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 去库存将成楼市主旋律
导读:当下,楼市正面临痛苦的去库存阶段,高层近日两次提到房地产去库存。在中原地产监测的21个城市中,11个城市10月库存量较上半年末有所增加,从消化周期来看,三成城市超过一年,另有三成城市消化周期为半年。
随着财税、信贷、公积金等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逐步好转,量价齐升局面再现。房地产市场的运行也与货币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继去年末开启降息周期之后,2015年又经历了5次降息、数次降准,调整力度堪比2008年。流动性进一步释放将助推楼市的持续稳步回升。
10月24日,央行再次“双降”,年末楼市翘尾添动力。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存,未来央行双降仍有空间,将会进一步利好楼市供需两端。10月召开的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也将使住房需求产生结构性变化。中国指数 研究院认为,短期来看,在年度销售目标和现金回款压力下,房企将采取更积极的销售策略,市场整体库存压力将继续缓解,一线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价将延续温和上涨趋势;而部分三四线城市仍以去化为主,房价将保持平稳。
去库存将持续推进
华泰证券根据1998年房改以来的已开工未销售数据测算,全国隐含住宅库存为29亿平方米,按照目前去化速度隐含去化周期为2.7年,远超8-16个月的正常区间。如果按照通常市场上统计的已拿证未销售库存,当前周期为11个月,对比可以看出,存在大量已开工未拿证项目,按照比例计算约为19亿平方米。由于均为早年拿地,在经历楼市牛市,这些项目从是否赚钱的角度来说均很赚钱,但是问题出在去化上,也即开发后无法售出,考虑到已开工地块大多通过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房地产信托、房地产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做抵押融资,可能会出现较多隐形坏账,具备品牌溢出效应的公司未来可通过与相关金融机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处理。
按照国土部要求,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目标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华泰证券指出,目前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为4.4万平方公里,按照要求容纳4.4亿城镇人口,相比于当前超过7亿的城镇人口,目前的城市规模本质上并不大。下一步工作是将已经在城镇的常住人口市民化,本质上户籍是制约人口流动的枷锁,不利于当前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流动之前先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因为目前户籍基本等同于享受当地公共服务的权利。
张大伟认为,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将“稳定住房消费”列为加快培育的六大消费增长点之一。同时,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强化城镇棚户区改造,并提出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即在2015年至2017年三年内将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1800万套,农村危房1060万户。而过去两年已实现改造各类棚户区820万套、农村危房532万户,可见此次三年计划的改造规模空前。加大棚改力度无疑将在一定程度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对上下游产业以及宏观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截至10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747万套,基本建成688万套,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投资1.28万亿元。其中,棚改开工575万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9%。不难看出,政府在保障房方面的投入力度比较大,未来政府在保障房方面的投入有望继续加大。业内人士指出,推进保障房建设可与化解房地产库存结合起来。对于那些符合保障房条件的中小户型库存商品房,政府可采取大单团购的方式,集合符合经济适用房、自住型商品房购买条件的民众,从开发商那里购买商品房,直接用于经济适用房及自住型商品房。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房地产
热点资讯
- ·中国楼市四大怪象:假离婚买房 空城与高房价同现
- ·31省前三季度GDP出炉:看看东北排第几
- ·10月房价大涨的城市 有你的家乡吗
- ·二三线楼市库存压力大 地方或出台几大政策
- ·中国正式进入负利率时代 楼市或成最大受益者
- ·三季度北上广深豪宅成交激增 房企加码一线城市
- ·楼市库存压顶 多地救市政策密集出台加快去化
- ·央行再度量化宽松 业内分析房价是否再度暴涨
- ·房地产短周期复苏 长期有望平稳发展
- ·楼市回暖土地市场火暴 20家房企拿地达328.3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