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去化周期让人担忧 消化周期最长20年
导读:截至2016年4月底,上海的商业用房存量高达1023.04万平方米,成为全国商业库存最高的城市。虽然上海的成交面积在全国也走在前列,但天量库存要消化完毕还需要4年半的时间。上海2016年2~4月份商业用房的成交面积分别为7.33万平方米、20.68万平方米、28.12万平方米。以2~4月份三个月的去化速度来看,上海的商业用房存量需要54.68个月才能消化完毕。
银亿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方宇认为,目前宁波高素质人口导入的能力不够,导致了市场刚性需求的减少,同时经济下行的压力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抑制了商业办公地产的需求,加之前期商业地产供应过多,出现商业库存高的问题也是必然的结果。
天量供应注定高库存魔咒
相关机构的一份报告显示,近5年来,全国商业地产开发投资及新开工面积占商品房的比重正在逐年提升。特别是在住宅市场反复调控的2008年~2014年间,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额增长了328%,明显高于住宅开发投资的187%。虽然在早期市场存量不足以普遍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商业地产先开发后销售的盈利模式能获得一定成功,但随着存量日益累积,供需失衡加剧,这种开发模式日益式微,持有经营模式在融资成本高企、电商冲击之下举步维艰。
2011年至2015年,商业地产开发投资占比由16.1%提升至21.7%;新开工面积占比由13.6%提升至18.9%。而由于商业地产去化周期较住宅慢,且部分商业地产不公开销售而作为持有物业经营。到2015年,全国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较2014年回落5.2个百分点降至1.9%。
据克而瑞福建区域总经理张子吉介绍,商业地产不仅在销售方面遭遇瓶颈,在招商运营方面也困难重重,不少商住项目的商业出售后,交房一两年仍有较高的空置率。“SOHO作为兼具办公与居住属性的弹性产品,在一些城市限购限贷取消后也失去了不少竞争优势。以厦门为例,目前全市在售商办项目存量约50万平方米,按近三年的年均去化约25万平方米算,去化也需两年,而厦门未入市的商业项目数量远超在售项目数量。”
张子吉认为,“受厦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第二产业不断外迁,而整体经济不景气,又导致服务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办公物业需求减少。此外,近几年厦门住宅用地供应短缺,商办土地供应过剩,导致商业地产项目市场消化周期缓慢,库存不断积压。”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商业地产
热点资讯
- ·未来的房价走势可能还会延续分化的走势
- ·2016行业四大趋势展望 从互联网+转向商业+
- ·写字楼物业转型升级之路
- ·未来房地产市场可能存在新房、二手房市场同步发展现象
- ·专家观点 土地市场加杠杆更加危险
- ·房地产秘书长:目前房地产企业进入租赁市场的意愿不足
- ·如果中国的房子卖不出去,该咋办
-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三大风险 警惕房地产功能失调风险
- ·写字楼成最热门的投资类型
- ·未来住宅市场将趋于平稳 产业地产或将成为楼市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