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沈阳写字楼资讯 > 为什么说靠房地产拉动内需没问题

为什么说靠房地产拉动内需没问题

http://www.shenyangoffice.com  2016年11月17日 09:49:49    沈阳写字楼网

导读:房子里面东西多了去了,如果算上装修,至少有几十上百个制造业是地产开发在养着。   整体橱柜、瓷砖、腻子粉、漆、电线电缆、开关、灯具、洁具、窗帘、家具、绿化、安保、消防,还有广告、设计、互联网,哪个行业没有巨头呢?哪个行业没有提供很多工作岗位呢?

质疑三:地产行业的兴旺让其他行业衰落
  现实:简单加工本来就难以为继,许多高科技企业都还活得不错
  有人举身边例子,说某某做实业的老板,如何卖房创业,如何破产。另外有一些上市公司,利润不如一套房子,等等。
  明源君觉得,这些例子固然可能是真的,可是,房地产的兴旺和其他实业衰落之间,真的有关联吗?
  主要针对出口的简单的制造业。因为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其实已经没有优势,衰落是必然的。你不可能拿中国的人工、土地成本去和越南、泰国比。而且,因为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等越来越复杂,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能够生产的了。高端市场的技术壁垒、贸易保护壁垒也越来越高。
  那些失败的例子,真的可以归因于房地产么?也许是觉得房地产赚钱比制造业容易?所以不平衡?有这样观念的人,可以去做个项目试试,今天的房地产可不是10年前的房地产可比了。其管理的细致、创新的程度,行业外的人可能想象不到。
  而众多高科技企业,以深圳为例,华为、大疆、光启等都发展得很好。华为部分部门的外迁,恰恰说明,只要企业好,在任何城市都可以发展,而不必局限在高房价地区。
  2017年底至2018年中政策或变化,做好反周期操作可获利
  明源君上面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靠房地产拉动内需,过去是不得不选的必选项,而以后可能成为好选项。
  那么,如果中国需要进一步拉动内需,相关政策变化可能出现在什么时候呢?大概会是怎样的政策?
  明源君觉得,核心在于:让房子里的钱流动起来。
  之前“史上最严”的限购限贷政策,造成的结果,是一二线交易量冰封,买家和卖家彼此暗中博弈。以深圳为例,一手市场只有个别盘入市,二手市场交易量大幅度下挫。
  如果要“拉动内需”,这个局面明显不行,因为这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沉淀在房子里,而没有办法在市场上流通。
  怎样的局面是地方政府所希望的呢?按照“控制泡沫”又要维持稳定的想法,当然是希望房价不涨也不跌,但市面上又有大量的成交。
  但是“价平量升”的情况,一般不存在,因为政府现在就只打限购、限贷两张牌,随便哪张放开一点,一二线都有可能是量价齐升,只是幅度大小的问题。
  所以,目前只能是等待经济发展、货币发行消化掉上涨的房价泡沫,到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根据以往的调控周期,2017年前9个月政策放松的可能性比较小,而特朗普在上台的头半年就树敌的可能性也不大。
  所以,明源君认为,如果有特朗普出手或者别的催化剂,政策放松最大的可能,是在2017年底---2018年中期间。如果特朗普不出手,政策放松的节点可能是2018年年底左右。
  在此之前,不管是买房者还是房企,都可以做好“反周期操作”。也就是说,在政策回暖之前,买入廉价的地或者房子,在政策回暖之后卖掉。
  万科、中海、碧桂园等等都是这类操作的高手。
  碧桂园之前在一二线大量布局,却在2015年相关政策出台前,把70%的钱花在三四线的地,明显是已经意识到了一二线的危险。
  而现在这个许多房企都恐惧的时候,万科又开始出手大量拿地。
  中海一直选择在房地产周期的下降周期拿地(最典型的是2008年对光大地产的大手笔并购拿地),此时土地市场热度有限,土地溢价率可控;然后在下轮上升周期内尽快完成销售(最典型的是2012年市场回暖势头刚出现,中海销售目标即上调25%,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加大推盘力度,并提前完成)。
  最聪明的房企,都是反周期操作的;而最笨的房企,则是在所有人都狂热时还要拿地王的。




浏览更多新闻资讯,欢迎登陆沈阳写字楼网



(来源: 作者:)


网站声明:本网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