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蓝海变红海:经营压力大增 再转型成趋势
导读:一边是新兴购物中心不断涌现,一边是持续的降租、关店和抛售,传统住宅开发商宣布向商业地产转型声犹在耳,商业地产的竞争却已经从最初的亢奋全面进入白热化阶段。
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统计,截至2014年底,成都开业运营、规划在建的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已达132家,新增商业零售物业近120万平方米,在全国排名第一。同时,2015年还将有13家新增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进入成都市场。
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告诉记者,目前商业地产运营商现在普遍面临的问题,一个是品牌商开店意愿下降,店面数量和面积直线下降,另一个则是品牌商议价能力大幅提高,不仅要求低租免租,对位置、楼层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巨大的经营和资金压力,让大宗项目抛售的现象屡见不鲜”。
对于不少品牌房企来说,尽管商业地产运营已初具规模,但租金收入仍然十分微薄。华润置地日前披露,今年6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82.4亿元,环比增长10.46%,同比增长32%;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370亿元,同比增长44.76%。投资物业方面,华润置地6月投资物业实现租金收入约5.52亿港元,环比减少3.5%,同比增长25.17%;上半年累计实现租金收入31.54亿港元。
业内人士表示,租金收入占比不高,一方面是由于商业项目持有量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与近几年租金报价难以提高有一定关系,尤其在商业项目供应比较多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再转型成趋势
传统商业的衰弱已成定局,不过,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也正是商业地产“重整河山”的好机会。
“填补区域空白型、替代升级型以及创新型商业地产将是未来市场的发展机遇”,陈方勇认为,选址、定位与设计、金融能力以及操作团队将是商业地产未来能否胜出的关键。
“电商进一步渗透至实体零售”,世邦魏理仕在分析报告中称,随着跨境电商在试点城市开展业务,各城市核心商圈购物中心出现越来越多保税超市、保税商品展示平台的身影。电商带来的不仅是单纯的购物支付模式的“跨界”,还有经营上的“跨界”。在消费渠道渐趋多元、消费诉求不断演变之际,越来越多的零售品牌从单一业务转向关注体验型生活消费,通过改善购物体验及产品丰富度增加顾客黏度。与此同时,经过一个季度的沉寂后,快时尚品牌活跃度也开始明显回升。
浏览更多新闻资讯,欢迎登陆沈阳写字楼网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商业地产
热点资讯
- ·武汉核心商圈空置率上升 大量写字楼又将入市
- ·互联网催生新型办公物业 “互联网+创业”受追捧
- ·经营停摆 中关村广场购物中心将转型写字楼
- ·华东办公楼市场下半年面临租金下行压力
- ·深圳甲级写字楼重心西移 南山将成供应主区域
- ·400来电连续4月增长 待售小户型写字楼受热捧
- ·住宅白银时代?写字楼市场未必!
- ·深圳写字楼成交量同比暴增5倍 借力住宅魔棒
- ·“世界第一卖场”落户中海·和平之门
- ·京津冀一体化带来巨量投资 房地产三行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