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产业园“自我革命”:光租金便宜招不来创客
导读:车间放在园区、研发办公室安在市区,深圳一些企业主正在作出不一样的企业物理空间的探索。比如,深圳航瑞公司负责人王晨光就没有将研发办公室放在配套设施更光鲜、租金也高昂的市区,而是落在了车间附近的园区。
园区修炼内功
产业园区开始被迫出手,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杨继斌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忙着将园区从统一的厂房区域重新划分,区分为研发区、生活配套区和生产仓储区。进驻的企业可以将车间放在生产区域,写字间则放在研发区。
高新技术企业是他们瞄准的对象,但是并非所有的高科技企业都能进驻。杨继斌希望引进一个产业链条上的上下游企业,彼此有业务往来。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已经出现了四代产业园,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第一代、第二代产业园区的内容,大部分是为蓝领做的简单配套,而第三、第四代园区已经进入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时代,从“制造”到“智造”,配套服务体系应该更加完善,内涵也应该更加广泛。
未来收入不再以租金为主
虽然目前日常运作仍是依靠租金收入,但郭智炜相信未来为园区企业提供服务赚取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比如打造O2O平台,通过企业线上下单,线下为其提供服务和商品等盈利。”
郭智炜补充道,同时也将在园区中寻找发展成熟的企业,帮助它们上市,或是通过租金或真金白银去置换初创型企业的股权。
深圳已经成立专项基金,补助入驻企业。王晨光正在向当地区政府申请补贴。“一般是成长性好的企业才有资格申请。写字楼一平方米最高可以补贴20元,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持续两三年,以便初创企业顺利度过孵化期。”
王晨光租了700平方米的写字间,租金28元/平方米·月。如果申请成功的话,500平方米之内的面积每平方米只需要支付8元,这个数字让他很满意。“在附近非工业区,差一点的写字楼每平方米都在五六十元,好一点的要七八十元了。”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产业园
热点资讯
- ·一线楼市陷量跌价涨怪圈 金九银十成色难断
- ·负利率来了 房地产离春天还有多远
- ·楼市“限外令”十年首次松动意味着什么?
- ·李宇嘉:商业地产企业转型的“苏万”路径
- ·商业地产租赁10大陷阱:主体、土地性质、转租等
- ·香港领展看好内地一线城市商业地产投资机会
- ·房地产税:落地尚有时 但立法准备不误
- ·3000亿海外资金涌入房地产 商业地产成主要猎物
- ·泡沫与电商多重夹击 商业地产竞争走向深水区
- ·2015商业地产上半场战况已定 下半场胜算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