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
青大金廊
可租面积170-2000㎡
北陵
可租面积111-1738㎡
太原街
可租面积103-1241㎡
金廊五里河
可租面积240-2220㎡
可租面积85-3262㎡
可租面积130-2000㎡
可租面积120-2100㎡
记者在合肥、福州等地采访了解到,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6月是冲击半年业绩的特殊时间节点,为了达成销售目标,不少房地产企业铤而走险签“双合同”。这在东部一些城市已非常普遍,而监管部门却鲜有查处行动。
胡景晖指出,虽然目前的政策在楼市调控上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但建立长效机制仍是最重要的目标。而且,除了内部调控机制的建立,外部也需要有更多金融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相配合,促使整体经济脱虚向实,去除住宅的各种附加价值,如此方能使住宅回到它应有的轨道之上,回到居住属性之中。
报告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明确近、中、远期城镇建设用地和土地供给规划,将城镇户籍人口与公益及建设用地指标挂钩,稳定预期。可探索建立和完善土地当量制度,通过交易在全国范围实现综合占补平衡,提高土地在全国范围内的集约利用。
6月29日上午,万科以551亿元竞得广东国投旗下广信房产股权及债权,其中包括花地湾地块。按照规划,花地湾将以花地大道为中心开发高层商贸区,周边布局多层和低层的居民住宅,同时配套公园、医院、中小学和体育场等,为芳村新中心城区。建筑面积达150万平方米,计划10年内完成。
上海某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发展租赁市场最大难点在于:地价房价偏高,导致租金收益率太低,可以说仅靠市场机制很难吸引到开发商参与租赁市场,因此地方政府只能依赖国有企业。然而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是,在利用国有企业体制优势的同时,还要注意防范再次走出1998年房改之前的历史老路。
有分析人士指出,2017年下半年对于房企是关键时期。在马太效应的影响下,随着兼并重组的案例增多,行业集中度将越来越高,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将更强,生存空间更大,而中小型房企的增长速度将逐步放缓,存在亏损状况的企业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
业内普遍认为,进入下半年,对于房地产市场和房企而言,来自金融方面的监管和去杠杆措施将会继续加强;同时,随着销售市场逐渐走低,部分高杠杆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将迎来压力。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了解到,此轮调控多地对新建住宅入市出台了限价的硬性指标,不少开发企业对此作出各种有针对性的对策。
杨伟民指出,上半年经济虽然稳中向好,但也存在问题:实体经济循环不畅问题仍然比较严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还比较艰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也在加大;区域、产业、企业走势分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加剧。此外,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仍存,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影响。
张大伟注意到,本次成功拿地的主要是国企。由于这类企业有资金成本优势,可以分摊管理成本。虽然限价房基本限制了货值,出现高利润可能性小,但销售风险小。他认为,房企在一线城市拿地,更多是侧重发展战略。“未来北京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精算时代。”
胡景晖认为,随着各城因城施策,有针对性地出台各自的调控政策,未来楼市调控将更加行之有效,各地楼市逐渐向着预想的轨迹发展,形成“一二线房价得到控制,三四线库存得到去化”的理想局面。
自去年“9·30”新一轮楼市调控启动以来,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控周期已逾9个月,从限购、限贷扩大到限价、限售、限商,本轮调控步入“五限”时代。《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初步梳理发现,当前全国超过60个城市出台多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范围之广、力度之严堪称“史上之最”。
朱云来总结道,当房子不再增值,持有者可能被迫出售,等到那时房产价格将会调整,“我不知道价格将来怎么调整,我说的是,到时候房价会调整到绝大多数需要买房子的人兜里有多少钱的地步,更高的他们出不来,除非抢钱去。”
住宅当然不能炒,居住需求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今后继续打住宅投资获利的主意,很可能会成为政策调控的牺牲品,劳而无功,空忙活。
楼市虽冷,地市依旧热度不减。7月以来,多个城市迎来一大波供应,引来众多房企酣战。扩大规模依旧是房企业绩竞赛的主旋律,土地储备规模与结构对业绩影响也将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