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库存手法简单粗放 非住宅地产高库存风险不断累积
导读:近期,中央多部委、各地方政府主动推进房地产去库存,出台降低房产交易环节税费、降低购房首付比例等政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至少200个城市出台去库存新政。业内普遍预计新政将对住宅去库存形成实质性利好。
近期,中央多部委、各地方政府主动推进房地产去库存,出台降低房产交易环节税费、降低购房首付比例等政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至少200个城市出台去库存新政。业内普遍预计新政将对住宅去库存形成实质性利好。
然而,当前房地产库存去化分布于住宅、商业地产、产业地产、旅游地产等多种业态。销售比例约为:住宅89%,其他类销售占比11%,即其他地产业态去库存压力同样值得关注。
截至目前,至少有山东、甘肃等多个省份提出发展跨界地产,即利用存量房发展旅游、养老、创业等地产,开展多元化经营。然而,记者近期在多省市调查发现,不少城市商业项目已趋于饱和甚至过剩,以养老文化旅游为名圈地开发,导致在建项目、待建项目严重过剩的现象依然屡禁不绝。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宜尽快调整关口期,加快出清不良资产,不宜忽视降低非住宅地产库存风险。
非住宅业态去库存难题亟待破解
截至2015年1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1853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亿平方米。其中,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均同比增长近25%,增速是住宅待售面积的2倍之多。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住宅外,各类型物业待售面积2015年10月开始持续走高,房地产行业整体库存高企、结构性过剩的问题依旧。即便是在商业发达的上海,商业地产市场亦现低迷。机构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上海商业地产供应量连续两年刷出新高,而成交量却处于近五年内的低谷。
截至2015年底,上海大虹桥核心商务区库存高达66.4万平方米,去化周期达36.72个月。由于新增供应剧增、开发商普遍推迟虹桥项目入市。记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项目的入住率尚不足三成。
写字楼新增供应持续高企正使重点城市写字楼空置率普遍上涨。世邦魏理仕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二线城市的新增供应预期将同比上涨22%,全国17个主要城市写字楼累计空置面积将增加32%。如成都、重庆、无锡、长沙的空置率将连续第三年处于30%以上,市场严重供过于求。
世邦魏理仕环球研究部中国区执行董事陈仲伟分析称:“由于前期规划体量、推地节奏与市场需求的协同欠佳,加之后期交通、商业配套跟进不够及时,新兴商务区,尤其是二线城市新兴商务区普遍面临供应充沛而需求不足的困境。”
此外,中国商业地产同质化严重。戴德梁行(微博)中国区商业地产服务部主管江舒民说:“以新建区域型购物中心为例,由于商业项目相互间竞争激烈、供应量大,易造成项目同质化情况。”
在旅游地产方面,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2013年我国新上市旅游地产项目3040个;2014年为2666个;2015年尽管有较大幅度回落,但截至10月底仍有642个新增项目,去化压力空前。
各业态地产开发乱象值得警惕
尽管非住宅地产高库存问题开始显现,但记者近期走访各地发现,不少地方政府和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依然沿用之前的开发套路,去库存手法简单粗放,高库存风险不断累积。
首先以养老旅游地产做噱头,行建普通住宅之实。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很多开发商都是打着开发养老、旅游地产的“幌子”,以此为噱头拿地、行建普通住宅之实。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去库存
热点资讯
- ·2015年一线城市甲级写字楼租金全面上涨
- ·营改增全面推行 房企大减负时代将到来
- ·房地产调控“十年三松”: 楼市2016年首迎减负
- ·楼市再现疯狂人们直呼看不懂 虚火又旺亟须冷思考
- ·目前我国房地产库存的界定及合理区间
- ·写字楼投资门槛较高 存在一定风险
- ·政企双管齐下 楼市去库存压力集中在三四线城市
- ·2016年楼市预测 房地产兼并重组之年
- ·今年沈阳将逐步规范二手房交易市场
- ·2015年不同城市写字楼表现出不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