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房地产市场“政策适应性调整”是必要的
导读:在房地产政策上,我认为现在已看到的政府的主要动作,可以称之为“政策的适应性调整”,这种适应性调整是必要的。
人从农村走向城市定居,所以城镇中心还将持续扩大,并在宜居程度上升级优化,所以房地产必然形成整个产业优化、发展、升级中的支柱。
去年年初开始,房地产市场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其主题词应该是“调整”与“分化”,绝对不是有些人说的“崩盘的过程”。这样的市场调整分化,在我国实际演变过程中总体已可认定是健康的,大家要在深化的市场中认识和学习,重视分线、分市、分地段、分类型的具体分析,在理性认识市场的情况下决定自己的投资行为、开发行为。
在房地产政策上,我认为现在已看到的政府的主要动作,可以称之为“政策的适应性调整”,这种适应性调整是必要的。因为过去担心房地产市场过度泡沫化,怎么调似乎都表现为“单边市”,政府甚至不惜动用种种行政手段,但在缺少制度建设要素配套情况下,依然不能有效遏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而现阶段情况已发生重大转变,政府可以不再担心无忌惮的疯炒,也应该进行政策的适应性调整。
今年大部分城市有望完成调整
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逐步取消限购是完全有必要的。我更愿意称这种行为是考虑市场下行背景,帮助市场更合理地恢复常态。现在还有几个城市没有取消限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三亚,它们各有各的道理。作为一线城市,外来人口压力太大,当地政府在维护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压力之下,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人口涌入的变化来消除“城市病”。总体来说,是以权宜之计行政手段的限购,限制外来人口的压力。而三亚在旅游业的推动下,已经形成了一轮购房的发展,但当地购房人大量是非本地的居民,当地政府认为这种结构状态需要调整。在这种形势下,不取消限购,我觉得也是合适的。
政府的金融政策、信贷政策的放宽,也是一种政策适应性调整。比如说首套房贷款政策,就合乎市场规律,这是在无泡沫化威胁情况下,让市场交易中消费者主权更多起作用,市场信贷不用担心疯炒的情况下,应该更多让市场在竞争中自由选择,让消费者自己判断。这种情况下,首付的比重在调低,也很有必要,大家已经比以前更好地认识了市场的风险,更理性地在做判断,这时候适当降低一些首付的比重,实际上是使市场的活跃程度适当提高,但不用担心这样一来马上就变成疯炒状态。
再说到财税,我注意到交易政策在放宽,原来坚持持有五年以上再转手交易的二手房才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现在不少地方放宽到只要持满两年就可以享受个税的减免政策。这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活跃,有利于按照市场机制减少存量空置。实际上,现在大量的二手房涌入市场,使供需关系较好地得到了校正。以前需求一路上升,供不应求;现在反过来要消化库存。总体来说,这有利于盘活存量,促使生产要素更多地流动起来。
浏览更多新闻资讯,欢迎登陆沈阳写字楼网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政策法规
热点资讯
- ·一季度全国写字楼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0.6%
- ·一季度华北市场部分城市写字楼租金小幅下调
- ·世邦魏理仕:二线城市写字楼空置率逼近40%
- ·商业地产过剩 中国楼市总体房价料将温和增长
- ·2014年年亚太地区的写字楼领域表现较好
- ·高力国际:写字楼市场需求强劲 租金维持高位
- ·空气质量成写字楼用户第二焦点 绿色办公成卖点
- ·商业地产向多元差异求发展 精细化也是努力方向
- ·珍惜和培育健康的楼市应成为房地产界的共识
- ·独栋写字楼办公成企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