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楼市政策利好难期 需警惕过快增长触发调控收紧
导读:合富辉煌市场研究中心分析,从全国来看,广大西部、东北部城市房地产差强人意,全年销售甚至负增长。面对冰火两重天的楼市差异,中央指导房地产政策方面出手干预,有保有压,引导资金流向。上月出台的房贷和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本是重要利好刺激政策,但两个政策都不约而同地把一线城市排除在外。另一方面,两会期间住建部部长也曾经表态:“一线城市须限购,并增加土地供应。”可见中央在针对房地产政策上,分城施策的思路十分明显。一线城市难以期待有楼市利好政策,甚至根据市场变化,政策有加码风险。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结果显示,上月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平均都上涨,且涨幅分别比1月扩大0.5、0.1和0.1个百分点,城市分化现象继续存在。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数据都呈现涨幅扩大的趋势。广州同比涨幅虽然较其它三个一线城市平稳,但也达到11.9%,相比1月略微扩大。
六城同比涨幅超10% 一线城市二手涨幅超新房
国家统计局表示,上月城市间房价涨幅差距进一步加大,一线城市和个别热点二线城市涨幅远高于其他城市,分化现象持续。数据显示,上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4.2%、25.1%、11.9%、57.8%,环比分别上涨2.3%、2.9%、1.6%、3.6%。二线城市中,南京与厦门同比涨幅也超过10%,分别达到14.1%和10.2%。
值得一提的是,一线城市中,部分城市二手住宅的涨幅大于新建商品住宅。2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27.7%、20.3%、14.7%、54.2%,环比分别上涨3.2%、5.3%、1.2%、3.3%。
从新建商品住宅上涨的城市个数看,尽管2月份适逢春节假期,绝大部分城市成交量有明显下降,但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上涨的城市个数有所增加。其中,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47个,比1月份增加9个。
同比分析,更多城市房价也由降转升。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有32个,比1月增加7个,而且这32个城市的涨幅均比1月有所扩大;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有41个,比1月增加1个,其中34个城市的涨幅有所扩大。分城市看,一、二线城市房价同比平均上涨,涨幅比1月扩大;三线城市同比平均下降,降幅继续缩小。
“去库存”仍是主基调 应因城施策加快“去库存”
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看来,要根据城市特点设计具体方案,手段要多样化。如对于个别城市的非理性上涨,深圳、上海及住建部负责人已表态,要加强调控。
而对于全国楼市而言,去库存仍是主基调。多数“去库存”压力大的省市,政策措施则需进一步细化落实。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目前公积金异地贷款并未实现全国“互联互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二线城市的返乡置业需求。各地应打破地区壁垒,尤其应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个体工商户逐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
此外,2015年“330楼市新政策”中首套房贷“认贷不认房”,这使不少有返乡置业意愿的购房人群无法享受首套房贷利率优惠。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建议,银行监管部门应灵活把握首套房贷的认定范围,给予刚需群体最大实惠“去库存”仍是主基调,因城施策加快“去库存”任务落实。
浏览更多新闻资讯,欢迎登陆沈阳写字楼网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楼市
热点资讯
- ·如何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将提出意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2015年一线城市甲级写字楼租金全面上涨
- ·营改增全面推行 房企大减负时代将到来
- ·房地产调控“十年三松”: 楼市2016年首迎减负
- ·楼市再现疯狂人们直呼看不懂 虚火又旺亟须冷思考
- ·目前我国房地产库存的界定及合理区间
- ·写字楼投资门槛较高 存在一定风险
- ·政企双管齐下 楼市去库存压力集中在三四线城市
- ·2016年楼市预测 房地产兼并重组之年
- ·今年沈阳将逐步规范二手房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