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沈阳写字楼资讯 > 房地产众筹能否实现让“所有人受益”难下定论

房地产众筹能否实现让“所有人受益”难下定论

http://www.shenyangoffice.com  2016年03月31日 09:10:59    沈阳写字楼网

导读:大雁领头,麻雀成群。2015年以来,不仅大型房企,小型金融机构、风投机构、个人投资者纷至沓来,“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互联网”的案例不断涌现,呈加速之势。

房企初衷

  据统计,目前国内参与房地产众筹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达到了11家,分别是万科、万达、远洋、绿地、绿城、碧桂园、方兴、众美、当代置业、保利、富力。为什么房地产企业如此热衷众筹模式呢?究其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逆转。

  搜房网原CEO庄诺认为,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政府卖地-开发商拿地、银行贷款-开发销售”的模式已不可持续,现在,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以后,典型的特点就是库存量高企,开发商的房子不好卖。那么,众筹可以解救库存,“造房子的时候就有人来买了,是定制化的,开发商库存压力和销售压力没有了,所以,以后开发商的发展之路是‘轻资产,重运营’。”

  房地产众筹和房产预售在本质上有着差别,二者利益并不共向,利益的来源不共向,利益的实现节点不一样,二者在风险程度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利益上也有着天壤之别。对于二者的区别,一米好地CEO冯印陶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众筹就好比是大伙集体出力或者出资干一件事,它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共同受益,利益分享”,“房地产众筹其实就是一个去中介化的过程,以前中介方利用的就是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等,而作为中立的平台,众筹平台就是帮助发起方和投资人实现双方信息公开,打破这种不对等”。

房地产众筹是否可能降低房价?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众筹对房价的影响不大。在目前的房地产项目开发成本里,项目的地段已经基本决定了产品的价格,相较于大头的固定成本,在营销和融资上压缩成本可能只是杯水车薪。特别是融资成本上,众筹的定制化服务中,与客户协商定制可能会延长项目完成的时间,而这期间各项成本是增加的。

  而在庄诺看来,“房地产众筹的核心在于房价的透明化,以前消费者买房子是被动的,不知道房子的真实成本价,现在这些成本在众筹平台上是对外公布的,消费者可以提前决策。”\

营销噱头

  越来越多的房企凑热闹,鱼虾共舞。有些房地产众筹项目,只是开发商们的又一次营销噱头。

  福州一家房地产开发商日前也将目光瞄准了众筹,开发商拿出一套108平方米的精装房,称市场价80万元,众筹目标为40万元,分为400份,每份投资金额为1000元。届时,房源将以48万元起拍卖,最终溢价部分即作为投资收益,分配给众筹者。

  打个比方,倘若最后成交价为60万元,溢价部分20万元即为投资收益,平摊到每份就是500元,每份众筹最终可领回1500元,收益率为50%。即便以底价48万元成交,也能保证8万元的溢价,即最低收益率也有20%。

  这就是典型的“众筹拍卖”,“抢筹当天,仅一个半小时,400个筹就被抢空。”

  但是,有报道称,这家房企还有另外一个活动,“即将开盘的精装房户型目前在认筹阶段,存3000元可抵3万元,一次性付款还能享受9.5折优惠。按照预期的每平方米6800元均价算,108平方米的精装房总价在73万元左右。全额付款加认筹优惠,总价不到67万元,相当于‘市场价’80万元的8.3折。”

  也就是说,众筹成交的价格如果超过67万元,拍得者是亏的。

  有评论认为,一些房企热衷的“众筹”,并非真众筹,而是一种营销噱头。

  东莞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陈骏良认为:“目前,房产众筹主要是楼盘销售前的广告噱头,开发商拿一两套房出来做众筹比较容易,若是要一次性拿一个楼盘做众筹就比较难了。”

  他指出,开发商拿出一套特价房,让利二三十万,通过筹集资金和竞拍的方式,其实广告效应非常明显。

 

 




浏览更多新闻资讯,欢迎登陆沈阳写字楼网



(来源: 作者:)


网站声明:本网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