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众筹能否实现让“所有人受益”难下定论
导读:大雁领头,麻雀成群。2015年以来,不仅大型房企,小型金融机构、风投机构、个人投资者纷至沓来,“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互联网”的案例不断涌现,呈加速之势。
在合作建房第一人于凌罡看来,众筹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各方利益主体“一起出钱,一起赚钱,一起分钱”,“倘若不能让多方共赢,那就是骗钱的游戏”。
未来走向
机遇总伴随着风险,而规避风险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全面了解。无论是开发商、金融机构,还是普通投资者,在参与房地产众筹项目前,必须深入研究房地产众筹模式的特点以及进入中国市场后的潜在风险。
对开发商而言,房产众筹降低了购房门槛,提升了项目知名度,也符合地产与金融跨界合作的趋势。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房产交易的单项额度和总额度都比较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增加机构的资金管理额度。这是吸引开发商与金融机构加入众筹试水大军的最直接原因。
市场繁荣的背后也存在隐忧,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路透社财经记者Dan Primack在评论美国众筹热时表示,“风投是最难获得高收益的投资方式之一,而众筹的投资回报率甚至比风投还低。众筹表面上给了更多平头百姓更多的投资机会,但它实质上是把一些不成熟的投资者带进了一个发行人欺诈概率更高的全新市场。”
回归到中国的市场,有分析认为,到现在为止,房地产众筹还是过于超前,“整个房地产金融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相关法律是缺失的,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房产众筹的探索都是实验,实验就意味着存在巨大风险”,毕竟这是一个完全崭新的行业,有多个流程,每一道流程都需要非常专业的运作,并非筹钱那么简单。
房产众筹是广告营销的手段,还是一种金融创新的模式,还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房地产
热点资讯
- ·一线城市对楼市的相关调控政策日前已经出炉
- ·如何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将提出意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2015年一线城市甲级写字楼租金全面上涨
- ·营改增全面推行 房企大减负时代将到来
- ·房地产调控“十年三松”: 楼市2016年首迎减负
- ·楼市再现疯狂人们直呼看不懂 虚火又旺亟须冷思考
- ·目前我国房地产库存的界定及合理区间
- ·写字楼投资门槛较高 存在一定风险
- ·政企双管齐下 楼市去库存压力集中在三四线城市
- ·2016年楼市预测 房地产兼并重组之年